【新竹竹蓮寺】
‧ 城隍威巡 寺廟巡禮
‧ 照片提供:張浩譯
‧ 照片提供:竹蓮寺提供
‧ 照片提供:新竹市政府提供
新竹竹蓮寺,俗稱新竹觀音亭、新竹觀音廟、新竹觀音媽廟,位於臺灣新竹市竹蓮街與南大路交叉路口。主奉觀世音菩薩,香火鼎盛。本廟與都城隍廟、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。約康熙年間,農民發現一座觀音大士像,即在南門外建小庵奉祀,以保平安,善信禱求,無不靈驗。 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,檀越大墾戶王世傑獻地,在今址以磚建廟,始稱竹蓮寺,為一閩南風格之建築。廟中木刻部分,為黑金町名匠蔡心匏的傑作。竹蓮寺的觀音菩薩像有三尊,三尊觀音像均是木雕金身,頂戴五佛冠,人稱大媽、 二媽及三媽。大媽是建廟之初奉祀的神像。二媽是由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分香,據說最為靈驗。三媽最古,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聞名臺灣。
【新竹長和宮】
新竹長和宮又稱外天后宮,與城隍廟、竹蓮寺並稱為新竹三大廟,且是往年新竹都城隍遶境賑孤、查夜暗訪路線上會經過之廟宇之一。清乾隆年間,新竹的市街逐漸發展了起來,為求精神之寄託,於1742年在竹塹北廂建立這座媽祖廟,後因為於北門外,所以稱為「外媽祖」,竹塹的郊商也近便而以長和宮為議事之地點,成為各郊商的信仰中心。長和宮奉祀的媽祖神像是由湄洲媽祖祖廟請來,也是桃竹苗地區最早的媽祖,廟名取「長和」,是要船頭行長久合作,和平共處的意思。 長和宮為三殿式廟宇,三川殿是整個建築的門面,所以個部裝飾均十分用心,三川步口上的龍柱、石獅、木作,門神彩繪及各門堵上的石刻,均是值得駐足觀賞的部分,尤其是門口的石獅 子,十分樸拙可愛。
【新竹關帝廟】
新竹關帝廟是往年新竹都城隍遶境賑孤、查夜暗訪路線上會經過之廟宇。創建於1776年,由當時的淡水廳同知王又弼所倡建。1871年淡水廳同知周武濂目睹關 帝廟年久失修,而當時國庫空虛,公費無法支應,進而勸地方人士自行募捐整修。日治後期廟產被徵收,光復後,由張式榖、張克繩等人捐獻廟地,於1949年 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,重新整修,1967年又再度重修,成為今日所見的廟貌。 本廟三川殿的步口廊柱,並未使用一般廟宇所見的龍柱,而兩側的龍虎堵也無過多裝飾,而使得廟宇顯得較為莊嚴肅穆;廟門不同於其他廟宇,不但門上沒有畫門神,而且還有突起的門釘,十分有特色。
【新竹鄭氏家廟】
新竹鄭氏家廟是往年新竹都城隍遶境賑孤、查夜暗訪路線上會經過之廟宇之一。鄭氏在新竹是名門望族之一,位於北門街鄭家,屬竹塹浯江鄭氏一系,於1720年至1760年間,由金門遷徙台灣,道光年間鄭家為飲水思源先在金門興建家廟,1853年鄭用錫與堂弟鄭用鑑商議,由八大房共同出資,在北門街創建鄭氏家廟,議定每年上元節與冬至個舉行祭祀一次。 鄭氏家廟本體為三開間兩進式的單院建築,木石雕刻均極精采,屋脊為燕尾三川脊式,起翹的角度與 線條均十分優美,門前有自進士第移來此處安置的旗竿兩對,為中試科舉之家宅才有之物,但現僅存 基座及夾桿石,門前呈的八卦鋪面較為特殊,是其他建築物少有的做法,可見其格局的嚴謹與風水上的注重。 照片提供:新竹市政府提供